保罗说: 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,使我心碎呢?我为主耶稣的名,不但被人捆绑,就是死在耶路撒冷,也是愿意的。(徒21:13)
当保罗最后一次在尼罗王面前受审时,因使徒辩辞之力,使这位帝王深受感动,以致此案迟迟不会定夺,对这位被控告的上帝的忠仆,既不能宣告无辜,也不能定为有罪。但不久这帝王对保罗又掀起了憎恨。……没有多时,尼罗颁下判决,保罗即将以身殉道。因为他是罗马帝国的公民,依法不可加以刑讯,于是便被判斩首。保罗被暗暗地解往刑场。只有少数观众在场;因为逼迫他的人,深知保罗影响范围如此之广,恐怕他受死的景象会使人归向基督教。
不仅只有一个人接受了保罗所宣讲的救主,而在此事发生不久,他们更毫无畏惧地以自己的鲜血印证了自己的信仰。……保罗随身带有天国的气氛。凡与他交往的人,都感觉到他与基督之间联合的影响力。他自己的人生证实了他所宣讲的真理,使他的讲道具有折服人的力量。真理的能力也在乎此。
使徒遥望那伟大的未来,心中毫无犹豫或恐惧,却充满了喜乐的瞻望的热切的期待。当他站在殉道之地时,他不看刽子手的刀,和将要吸收他血的地;他却透过夏日的晴空仰望蓝色的穹苍,看到亘古常在者的宝座。……保罗具有内心的确证,知道他的灵命在他的救赎主看来乃是珍贵的。——《使徒行述》
|